陕西科技大学366英国上市公司官网(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在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西部地区培养轻工与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一、学科融合,凸显特色
学院充分发挥学校轻工学科优势,构建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形成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2024年新增“数字经济”本科专业,2025年增设“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持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聚焦轻工技术经济、知识产权运营等方向,在产业发展战略和跨区域环境治理等领域形成研究特色。
二、科研引领,服务决策
学院面向“一带一路”、低碳经济、乡村振兴等重大需求,开展前沿科研,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领导批示,并被教育部、陕西省采纳。牵头制定陕西省地方标准《邮政快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参与西安市“十四五”知识产权规划编制。2019年入选西安市首批科技创新智库,为政府与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三、梯队完善,产教共育
学院现有教师8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40人,陕西省级人才项目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85人,拥有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省级学术带头人等多类人才。同时,学院坚持吸纳各类校外导师,创新“课程共享+双师协同+实践赋能+职业导航”培养机制,2025年与美林数据公司共建“美林数据班”,为数字经济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强化产教融合与人才共育。
四、实践赋能,双创有成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与秦创原、爱菊粮油、空港新城等共建60余家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我院研究生团队获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一等奖,MBA学生创业企业获“丝路全球商学院MBA校友创业新星”称号,人才培养实效显著。

五、誉满同行,谱写新篇
2024年,学院当选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单位,薛俭院长受聘学会副会长。学院教师主编的《统计学——基于R语言应用》《财务管理》分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一、三等奖,学院获评“中国轻工业教材优秀组织单位”。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至诚至博”校训,突出轻工与数字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输送更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全力开创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